close
大多數人都知道要理財,
但因為不知道從何下手,實際做到的人寥寥無幾
今日要來與大家分享兩個理財公式
讓你可以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
適度調整後,走向財務正循環
-
(A)每月收入
為:主動透過工作所獲得的進帳
例如上班族的薪水、接案的收入、講師鐘點費、作家稿費等
要注意的是,A可能為定值也可能不固定
只需要保守地抓個平均值即可
若是起伏過大,則可透過分析後面的項目來反推收入
或應準備多少金額來度過收入不足的月份
(B)生活必須費用
為:生活的必要開支
例如房租、水電費、吃喝玩樂費用、交通費、衣著打扮等
評估此金額時不必過度苛刻,列出合理的數值即可
有些非以月計算的費用則可用單筆費用除上月份來分攤
若發現合理的生活水平比(A)平均收入高出許多
則可依此訂出收入目標,或是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C)負債償還
為:每月必須償還的負債
例如學貸、信用貸款、家中負債、信用卡利息等
若沒有,恭喜你!此項為零是最好的
(D)可支配所得
為:可額外支配的所得
計算完(A)(B)(C)之後,會得到每月結餘
應該要越大越好,並根據每月的趨勢變化
去分析自己的財務況,並解決問題或維持成長
這才是主動理財的態度
(E)被動收益
為:即使沒有工作也有收益的事項
例如銀行利息、投資收益、股息、債券利息、租金等
注意金融商品的漲價不要算入,因為這個月漲不代表下個月漲
也要定期注意被動收益的狀況和變化,並適時調整
(F)奢侈品
為:想買的高單價商品,但非生活必需品
和(B)的差別在於B為每月"必須"開支
而奢侈品則相機、遊戲、手錶、手機等高單價物品
(G)每月可投資金額
為:每月真正的結餘
而我們應想辦法將此結餘做最有效的利用
也就是:每月可投資金額
-
看完以上兩個公式的定義,將自身狀況盤點過後
就能從這兩個公式中,找出你該強化或是深度思考之處
到要思考什麼呢?
(C)太高如果是因為學貸或是過去的欠債,
那請先把這部分以最短的時間降到最低
因為欠債通常有利息,也讓你手上更沒有資源做進一步的投資
如果是因為卡債之類的消費習慣,請盡快還債,
同時檢討自己在(F)部分的消費習慣。
有慾望沒問題,但最好幫自己做個奢侈品的採買計畫。
把這些開支平攤出去(如一月配眼鏡、二月換冰箱、四月買包包等),
而非只是一發現優惠,就勉強自己舉債刷下去。
此外,也別讓自己的現金流卡太緊,手上務必有些存款
畢竟生活中還是會有一些意外,或是紅白帖之類的開支。
這時候你該「優先思考」的,是有沒有辦法多投入一些時間或是金錢,
做出能增加每月收入(A)的事情,
如上課、讀書、學新技能、或把既有工作的熟練度磨強一些。
或是若行有餘力,也思考思考是否還能從事一些副業,
如寫作、畫圖、做甜點、網拍。
很難一輩子當領薪水的上班族,越年輕的時候讓自己習慣不仰賴薪水,
也能讓你長期的人生自由度提升。
不去思考開源,而只是一味降低生活必須費用(B)大多時候並不值得。
一來能減的幅度有限,二來若你把可以提升自己的時間,
都花在找折價券、走三個小時的路上班、或排隊買便宜的東西上
長期而言,對你增加的(D)終究有限。
當然,很多理財書要你從此不出門玩、不喝咖啡之類的建議。
但我偏見覺得這幫助在這時代實在有限。還不如去思考開源的可能。
與其拼命省錢,還不如想「該怎麼才能讓自己能過最起碼(B)所列出的合宜生活!」
但是,也不是要你從此過度奢侈。
想提升自己的動機和自我犒賞的互相協調,有時能激發更多可能。
這有可能是過去以來,慾望都太高無法節制(F太高)。
盡量不要讓自己把(D)都花在對未來沒幫助的奢侈品(F)上。
畢竟你的將來,仰賴的不是(F)而是(A)、(E)。
但(A)、(E)要能拉高,你其實需要把(G)投到對這兩項有幫助的事物上。
所以你若還很年輕,你其實該優先思考的是怎麼提升(A)。
比方說前面提到的,買書、上課、學技能。
因為這時候你(G)很可能很低,甚至連生活必需都得很摳才能過活。
所以擠出錢來做能累積(A)的事情,是最能有回報的。
舉例而言,你若只有25K,學個實用的技能,可能過一兩年就跳30K。
學投資當然也可以,可是你(G)很少,表示你本金也很少。
假設每個月(G)只剩$3,000,存一年也不過$36,000,
只是以利息收益為主的投資策略,你其實獲利有限。
時間是你的朋友也是敵人,
你若沒盡早把自己拉入一個有餘裕的位置,隨著年齡增長你的自由度其實是會下降的。
但當你(A)提升,你的(G)寬裕了,就請確實學些投資相關的知識。
原因在於,賣時間與體力的(A)很快會有天花板,
此外,隨著年齡增加,你也不可能無限制地讓自己投入工作中。
所以當有(G)餘額的,就該放在可以增加(E)的資產上。
只是投資知識需要花時間,也可能需要有可以虧損不會立刻影響生活的本金,
所以不要太急著想把錢投入(E)。 但也可以先學學投資理財的知識
等到你累積一些本金後,就可以慢慢增加(E)的比重。
持續這麼做,長期而言,就能走入財務的正循環。
請盡量自己學。把錢交給別人,又期望它能無限增值本身是不太合邏輯的。
會把你的錢認真當一回事的終究只有你自己。
雖然投資是個需要長時間鑽研,而且很難精通的遊戲。
但不踏出第一步,自然永遠不會懂。
其實還有大把時間可以學習。買些入門書,了解一下各類投資工具到底是甚麼吧
p.s.附帶一提,其實不只投資,人生很多事情最終都只能仰賴自己喔,請別太輕忽了人生的艱難啊
-
圖片來源 :unsplash
文章資料來源為大人學,其餘說明則為自己的創作,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來信告知,相關資料馬上下架。本文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複製、轉載。
但因為不知道從何下手,實際做到的人寥寥無幾
今日要來與大家分享兩個理財公式
讓你可以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
適度調整後,走向財務正循環
-
【公式一:(A)每月收入 - (B)生活必須費用 - (C)負債償還 = (D)可支配所得 】
(A)每月收入
為:主動透過工作所獲得的進帳
例如上班族的薪水、接案的收入、講師鐘點費、作家稿費等
要注意的是,A可能為定值也可能不固定
只需要保守地抓個平均值即可
若是起伏過大,則可透過分析後面的項目來反推收入
或應準備多少金額來度過收入不足的月份
(B)生活必須費用
為:生活的必要開支
例如房租、水電費、吃喝玩樂費用、交通費、衣著打扮等
評估此金額時不必過度苛刻,列出合理的數值即可
有些非以月計算的費用則可用單筆費用除上月份來分攤
若發現合理的生活水平比(A)平均收入高出許多
則可依此訂出收入目標,或是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C)負債償還
為:每月必須償還的負債
例如學貸、信用貸款、家中負債、信用卡利息等
若沒有,恭喜你!此項為零是最好的
(D)可支配所得
為:可額外支配的所得
計算完(A)(B)(C)之後,會得到每月結餘
應該要越大越好,並根據每月的趨勢變化
去分析自己的財務況,並解決問題或維持成長
這才是主動理財的態度
【公式二:(D)可支配所得 + (E)被動收益 - (F)購買奢侈品 = (G)每月可投資金額 】
(E)被動收益
為:即使沒有工作也有收益的事項
例如銀行利息、投資收益、股息、債券利息、租金等
注意金融商品的漲價不要算入,因為這個月漲不代表下個月漲
也要定期注意被動收益的狀況和變化,並適時調整
(F)奢侈品
為:想買的高單價商品,但非生活必需品
和(B)的差別在於B為每月"必須"開支
而奢侈品則相機、遊戲、手錶、手機等高單價物品
(G)每月可投資金額
為:每月真正的結餘
而我們應想辦法將此結餘做最有效的利用
也就是:每月可投資金額
-
看完以上兩個公式的定義,將自身狀況盤點過後
就能從這兩個公式中,找出你該強化或是深度思考之處
到要思考什麼呢?
一、當可支配所得(D)很低,先看是不是負債償還(C)太高了
(C)太高如果是因為學貸或是過去的欠債,
那請先把這部分以最短的時間降到最低
因為欠債通常有利息,也讓你手上更沒有資源做進一步的投資
如果是因為卡債之類的消費習慣,請盡快還債,
同時檢討自己在(F)部分的消費習慣。
有慾望沒問題,但最好幫自己做個奢侈品的採買計畫。
把這些開支平攤出去(如一月配眼鏡、二月換冰箱、四月買包包等),
而非只是一發現優惠,就勉強自己舉債刷下去。
此外,也別讓自己的現金流卡太緊,手上務必有些存款
畢竟生活中還是會有一些意外,或是紅白帖之類的開支。
二、若可支配所得(D)很低,但負債償還(C)也很低時
這時候你該「優先思考」的,是有沒有辦法多投入一些時間或是金錢,
做出能增加每月收入(A)的事情,
如上課、讀書、學新技能、或把既有工作的熟練度磨強一些。
或是若行有餘力,也思考思考是否還能從事一些副業,
如寫作、畫圖、做甜點、網拍。
很難一輩子當領薪水的上班族,越年輕的時候讓自己習慣不仰賴薪水,
也能讓你長期的人生自由度提升。
不去思考開源,而只是一味降低生活必須費用(B)大多時候並不值得。
一來能減的幅度有限,二來若你把可以提升自己的時間,
都花在找折價券、走三個小時的路上班、或排隊買便宜的東西上
長期而言,對你增加的(D)終究有限。
當然,很多理財書要你從此不出門玩、不喝咖啡之類的建議。
但我偏見覺得這幫助在這時代實在有限。還不如去思考開源的可能。
與其拼命省錢,還不如想「該怎麼才能讓自己能過最起碼(B)所列出的合宜生活!」
但是,也不是要你從此過度奢侈。
想提升自己的動機和自我犒賞的互相協調,有時能激發更多可能。
三、 每月可投資金額(G)太低時
這有可能是過去以來,慾望都太高無法節制(F太高)。
盡量不要讓自己把(D)都花在對未來沒幫助的奢侈品(F)上。
畢竟你的將來,仰賴的不是(F)而是(A)、(E)。
但(A)、(E)要能拉高,你其實需要把(G)投到對這兩項有幫助的事物上。
四、(G)太低還有一個根源,往往就是(A)太低了
所以你若還很年輕,你其實該優先思考的是怎麼提升(A)。
比方說前面提到的,買書、上課、學技能。
因為這時候你(G)很可能很低,甚至連生活必需都得很摳才能過活。
所以擠出錢來做能累積(A)的事情,是最能有回報的。
舉例而言,你若只有25K,學個實用的技能,可能過一兩年就跳30K。
五、 我拿少少的薪資去學投資不行嗎?
學投資當然也可以,可是你(G)很少,表示你本金也很少。
假設每個月(G)只剩$3,000,存一年也不過$36,000,
只是以利息收益為主的投資策略,你其實獲利有限。
時間是你的朋友也是敵人,
你若沒盡早把自己拉入一個有餘裕的位置,隨著年齡增長你的自由度其實是會下降的。
六、 不要無限制的投入工作
但當你(A)提升,你的(G)寬裕了,就請確實學些投資相關的知識。
原因在於,賣時間與體力的(A)很快會有天花板,
此外,隨著年齡增加,你也不可能無限制地讓自己投入工作中。
所以當有(G)餘額的,就該放在可以增加(E)的資產上。
只是投資知識需要花時間,也可能需要有可以虧損不會立刻影響生活的本金,
所以不要太急著想把錢投入(E)。 但也可以先學學投資理財的知識
等到你累積一些本金後,就可以慢慢增加(E)的比重。
持續這麼做,長期而言,就能走入財務的正循環。
七、被動收益該如何拿捏?我很忙,可以交由人代操嗎?
請盡量自己學。把錢交給別人,又期望它能無限增值本身是不太合邏輯的。
會把你的錢認真當一回事的終究只有你自己。
雖然投資是個需要長時間鑽研,而且很難精通的遊戲。
但不踏出第一步,自然永遠不會懂。
其實還有大把時間可以學習。買些入門書,了解一下各類投資工具到底是甚麼吧
p.s.附帶一提,其實不只投資,人生很多事情最終都只能仰賴自己喔,請別太輕忽了人生的艱難啊
-
圖片來源 :unsplash
文章資料來源為大人學,其餘說明則為自己的創作,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來信告知,相關資料馬上下架。本文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複製、轉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